(招商保税 张磊 曾毅)8月17日,由深圳海关、蛇口海关主导,招商保税配合,成功举办了“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三周年媒体开放日”活动。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南方日报、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香港商报、文汇报以及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25家新闻媒体走进海关、走进保税港区,实地了解保税港区三年来的变化与发展。“活动”在愉快、喜庆、隆重的氛围中拉开序幕,蛇口海关副关长吴浪华与招商保税总经理助理王海粟共同介绍了保税港区的概况、规划、功能、业务模式、以及业务发展和未来前景等。诸多记者先后参观了海关信息监控中心、报关大厅,招商保税商务服务大厅、DHL前海湾综合物流创新中心、CAFOM-BUT、孩之宝区域配送中心、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以及保税港区码头作业区等。通过现场参观、切身体验、实地采访等形式了解到前海湾保税港区发展运作情况,真真切切感受到保税港区的发展变化。现场气氛轻松、热烈,受到了参与活动的各界媒体的一致好评。
克服困难,全力推进高效发展
2009年8月,前海湾保税港区(一期)包括物流园区与码头作业区1.17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封关运作,开创了当年建设,当年封关,当年运作及由政府主导,企业自主市场化运作,两个“国内唯一”的良好开局,同时也面临着硬件设施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保税港区政策待落实、业务模式切换以及客户不稳定等诸多困难与难题。在集团、国际总部领导下,海关、国检等口岸联检单位大力支持下,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园区通关环境为目标,持续推进各项创新举措。与海关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业务协调工作小组机制,对监管模式拟定、操作流程完善、信息系统改造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推动海关实现了电子围网封关,实行分类通关;完成了“跨关区”调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保税港区与西部各码头的一体化运作;推动实施“入区即卸货”模式,并实现查验场所多元化;利用GPS等信息技术打通园区至香港的跨境快速通关通道;启用集中申报模式,打造进口分拨中心业务。同时,招商保税苦练内功,开展多角度培训及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变批量式作业为流水式作业,打造了具有作战力的操作团队,年处理报关单证量10万余票,已在深圳关区位居前列。招商保税积极做好公共服务,优化了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改造完善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及时性与透明度;改建了同时容纳300辆交货车辆停放的缓冲停车场,缓解了园区闸口外道路的堵塞情况;在区内改建集中办单中心,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一站式业务服务,为园区业务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积极开拓,丰富业务模式
三年来,保税港区注重引进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等项目的拓展,园区已有DHL、NYK、APL、DAMCO等40多家全球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服务于TARGET、PUMA、PHILIPS、CASIO等数百家全球知名终端用户企业。提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增值服务,着力发展紧密度高,潜在价值高,信用度高的客户。法国第二大家具经销商比欧特(BUT)将其亚洲设计中心、亚洲离岸仓储中心、中国地区采购中心设在了前海湾保税港区,还在此设立了专门的展示厅,直接向买家展示家具样品,并承担部分销售任务;全球著名玩具制造商孩之宝(HASBRO)将旗下的变形金刚、星球大战、淘气宝贝等多个知名产品的配送业务放在了前海湾保税港区,并建立了集拼中心和质检中心。2012年6月27日,美国塔吉特公司(TARGET)华南集运中心,7月18日,DHL前海湾综合物流创新中心正式在保税港区启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出口集拼、离岸配送中心、区域/全球配送中心为核心业务,覆盖一般贸易、国际中转、转口贸易、采购分销、“一日游”等多种类型业务共同发展的势头。同时,为发挥保税港区社会责任,利用保税港区仓库屋面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按照规划,至2015年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200万度。届时,区内可基本实现零碳排放,富余电能还能供给前海片区使用,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保税港区。
关企协作,业务可喜变化
三年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及支持下,前海湾保税港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据海关统计,累计进出口总值约165亿美元,集装箱吞吐量510万标箱,海关监管货运量3340万吨。蛇口海关启用创新监管手段,搭建区内企业仓储信息平台,实施了诸如“先卸货、后报关”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效率,入区货物从接单入闸到卸货出闸平均耗时由4至6小时缩减到1至2小时,为客户节约了至少10%-20%的交货成本。目前,前海湾保税港区(一期)1.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建成30万平米仓储区和3个10万吨级码头泊位,已成为国内单位面积产值最大、物流运作模式最完整、业务量增长最稳定的保税港区,为全国保税港区的“标杆”。尽管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园区1至7月累计操作量897,384CBM,较去年同期增加6.20%。累计报关票数90,651票,同比增长22.87%,仓库利用率达到91.61%。
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目前,近80%挂靠西部港区的船公司与入驻物流园区的客户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经西部港区进出箱量累计达9万标箱,间接吸引近40万标箱。对稳定亚洲航线,吸引欧美航线,并吸附货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提升西部港区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枢纽港发挥了积极作用。
继续探索,践行自由贸易港之路
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以及深圳前海的发展规划定位,一方面在现有的出口集运、全球采购、配送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探索保税港区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物流业一体化服务水平,为客户定制全套供应链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前海湾保税港区也正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业务模式创新,诸如供应链金融、深港拖车接驳、电子红酒奢侈品交易中心、汽车贸易、展览展示等,并积极寻求牵手全球知名的物流集团、电子制造业企业等,在前海湾共同打造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及国际产品交易中心,向更高端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通往打造为自由贸易港之路上继续探索与践行。